中央差旅费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 差旅费定义: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 出差审批制度:中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公务出差审批制度,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
- 城市间交通费:工作人员因公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出差乘坐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所发生的费用。出差人员应当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由个人自理。到出差目的地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择时,应选乘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乘坐飞机的,民航发展基金、燃油附加费可以凭据报销,每人次可以购买交通意外保险一份。
- 住宿费:指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期间入住宾馆发生的房租费用。财政部分地区制定住宿费限额标准,部级及相当职务人员住普通套间,司局级及以下人员住单间或标准间。出差人员应当在职务级别对应的住宿费标准限额内,选择安全、经济、便捷的宾馆住宿。
- 伙食补助费:对工作人员在因公出差期间给予的伙食补助费用,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按规定标准包干使用。
- 市内交通费:指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期间发生的市内交通费用,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每人每天80元包干使用。
- 报销管理:出差人员应当严格按规定开支差旅费,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不得向下级单位、企业或其他单位转嫁。城市间交通费按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凭据报销,订票费、经批准发生的签转或退票费、交通意外保险费凭据报销。伙食补助费按出差目的地的标准报销,在途期间的伙食补助费按当天最后到达目的地的标准报销。市内交通费按规定标准报销。未按规定开支差旅费的,超支部分由个人自理。
中央差旅费管理办法的最新修订
中央差旅费管理办法的最新修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差旅费标准调整:改变原先全国统一的差旅费标准,明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按照分地区、分级别、分项目的原则制定,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价格及消费水平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 加强审批管理:要求中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公务出差审批制度,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格差旅费预算管理,控制差旅费支出规模。
- 规范财务报销:强调住宿费、机票支出等按规定用公务卡结算,财务部门应当严格按规定审核差旅费开支。
- 明确责任追究:对于违反办法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中央差旅费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
中央差旅费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涵盖以下要点:
- 差旅费预算控制:
- 预算编制: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差旅费预算,预算编制应当参照预算基准,经过合理核算和审核后报上级单位批准。
- 预算执行:各单位应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差旅费支出,不能超出预算范围。如确需超出预算,需事先报请批准。
- 预算监控:各单位应加强对差旅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发现超预算行为应及时纠正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 差旅费报销:
- 报销范围:差旅费报销范围应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餐费、通讯费、邮寄费、保险费等相关差旅费用。
- 报销标准:各项差旅费用应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不得超出规定标准。
- 报销凭证:差旅费报销应提供相关凭证,如票据、行程单、交通票等,凭证应真实、完整、合法有效。
- 报销时限:差旅费报销应在出差结束后及时办理,超时报销需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 支付方式:差旅费应通过银行转账等电子支付方式进行,不得以现金形式支付。
- 审批程序:差旅费报销应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审批,不得出现“一人报销、一人审批”的情况。
- 违规处理:对于违反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予以处理。
- 管理建议:制定详细的差旅费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制度,确保预算合理、科学、透明;加强差旅费支出的管理和监督,对于超预算和超标准支出要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理;加强对差旅费用凭证的管理,确保凭证真实、完整、合法有效;制定差旅费支付程序规范,严格控制现金支付;健全差旅费审批制度,严格按照程序审批,杜绝一人报销、一人审批的情况;对于违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予以处理,形成震慑效应。
中央差旅费管理办法的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些与中央差旅费管理办法相关的案例分析:
- 案例一:某单位工作人员甲因公出差,前往北京参加会议,发生差旅费用共计3000元。甲向单位提交了差旅申请,并提供了一份行程安排和住宿。单位审核后,认为甲的差旅符合规定,同意报销差旅费用。甲按照单位要求,通过公务卡支付了差旅费用,并提交了相关给税务部门或代理机构进行报销。
- 案例二:某单位工作人员乙因公出差,前往上海参加会议,发生差旅费用共计2500元。乙向单位提交了差旅申请,并提供了一份行程安排和住宿。单位审核后,认为乙的差旅符合规定,同意报销差旅费用。乙按照单位要求,通过公务卡支付了差旅费用,并提交了相关给税务部门或代理机构进行报销。
- 案例三:某单位工作人员丙因公出差,前往深圳参加会议,发生差旅费用共计4000元。丙向单位提交了差旅申请,并提供了一份行程安排和住宿。单位审核后,认为丙的差旅不符合规定,不予报销差旅费用。 在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单位对差旅费把关审核不严,造成报销混乱;业务报销人员与财会人员对政策文件理解出现偏差等。对于培训学习或参会文件的审查,需要关注参会对象、培训时间、费用自理情况、培训地点等方面。
中央差旅费管理办法与地方的差异
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与地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适用范围:中央办法适用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而地方办法适用于当地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
- 费用标准:中央的差旅费标准是分地区、分级别、分项目制定的,地方则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制定各自的标准。
- 审批管理:中央要求建立健全公务出差审批制度,地方也会有相应的审批要求,但具体流程和严格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 住宿规定:中央规定部级及相当职务人员住普通套间,司局级及以下人员住单间或标准间;地方可能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住宿标准上有所调整。
- 报销流程:中央和地方在报销的具体流程和要求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声明:本文网友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鲸选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