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费津贴的支付标准因政策和规定而有所不同。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出差人员住宿暂时按照副部长级人员每人每天 600 元、司局级人员每人每天 300 元、处级以下人员每人每天 150 元标准以下凭据报销。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城市间交通费和住宿费在规定标准内凭据报销,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实行定额包干。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实行定额包干,每人每天 50 元。出差人员的公杂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实行定额包干,每人每天 30 元,用于补助市内交通、通信等支出。
不同行业差旅费津贴标准差异
不同行业的差旅费津贴标准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在 IT 行业,完美时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规定,乘坐火车、轮船、汽车 6 小时以内可到达出差地点,员工一律乘坐火车、轮船、汽车且不能乘坐卧席;火车优先于轮船和汽车。乘坐火车、轮船、汽车 6 小时以内不可到达出差地点且无 15 小时以内的朝发夕至火车可到达出差地点,员工可以乘坐飞机。境内出差员工如当日全部乘坐公共交通,则可享受当日 20 元/人/天的交通费用补贴。住宿方面,目的地为国内一线城市的普通员工,每晚住宿标准不超过 400 元,省会或二线城市,每晚不超过 300 元,其他地区不超过 200 元。
在电气行业,ABB(中国)有限公司规定,单程飞行时间超过 5 个小时,公司总经理/本地业务单元负责人以上人员可以选择公务舱,5 小时以内的航程,所有员工都要乘坐经济舱。如果乘坐火车,火车票价不得高于飞机票价。住宿方面,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差,部门经理以上人员的酒店标准是每晚 800 元,一般员工为每晚 500 元。有指定酒店的城市,部门经理以上人员每晚可住 500 元以内的酒店,其他员工的上限为 400 元。三线城市,部门经理以上人员住宿标准是 400 元/晚,其他员工为 300 元/晚。
国家对差旅费津贴标准的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差旅费津贴的政策规定,差旅费津贴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尽管如此,关于什么是差旅费津贴、差旅费津贴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是否需要发票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层面尚未有明确具体的政策规定。
企业制定差旅费津贴标准的方法
企业制定差旅费津贴标准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按实际支出入账,会计可以对出差职工的餐饮费、通讯费、市内交通费进行报销入账,入账科目为“差旅费”,支付给职工的报销费用,不属于工资,不计个人所得税,享受全额税前扣除。一旦选择据实入账,则不能再给该职工发放差旅津贴。二是按标准发放差旅津贴,企业可以参照当地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的公开出差标准制定发放标准。发放的“差旅费津贴”免交个人所得税,享受全额税前扣除。但税务部门对“差旅费津贴”并没有硬性的报销上限的规定,只要在合理范围内,都会允许入账。企业如果给职工每日发放过高的差旅津贴,可能会被认为不合理,有逃避个税的嫌疑。同时,企业制定的差旅费津贴标准最好有内部规章制度作为佐证,税务机关一般认为低于行政机关出差补助标准的津贴是合理的,高于行政机关的出差津贴则需要企业提供合理性依据。
差旅费津贴标准的国际比较
国外出差补助通常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根据单位和职别的差异而决定,费用包括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公杂费等必要的费用。例如,国际旅费包括出境口岸至入境口岸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发生的,在出访国家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费用;住宿费是出国人员在国外发生的住宿费用;伙食费是出国人员在国外期间的日常伙食费用;公杂费是出国人员在国外期间的市内交通、邮电、办公用品、必要的小费等费用。此外,还有出国签证费用、必需的保险费用、防疫费用、国际会议注册费用等其他费用。同时,出差津贴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声明:本文网友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鲸选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