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报销的基本流程

采购报销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
申购:
-
申请人根据工作需求,结合仓库库存数量填写完整《申购表》,上交班组组长。
-
组长核实情况,审核《申购表》内容真实无误后签字。将电子版《申购表》上传工作群,纸质版统一保存,上交采购部门留档。
-
采购员根据《申购表》内容,上报采购部主管,主管签字确认。
-
采购员收到采购部门批准后的《申购表》,才能进行物资采购。
-
-
物资购买:
-
工厂设施设备、模具、刀具零件的维修、换新,根据申购流程,上报办公室,由采购部门进行采购。
-
工厂日常工作消耗品(手套、口罩、办公室用品等),每月 1 号统计库存,根据申购流程,由办公室采购人员统一采购。
-
工厂日常生活用品(食物、农作物用品等),根据实际情况,由后勤部和工厂相关负责人员进行采购。
-
如有特殊紧急情况,正常申购流程后,总经理可授权指定人员购买。
-
-
报销:
- 物资采购后,采购人员将电子版发票、收据上传工作群,当日报销。如有特殊情况,需先说明情况,三日内必须进行报销流程。超过三日未进行报销流程的采购,不予报销。未经部门批准的采购物资,不予报销。
常见的采购报销问题及解决方法
常见的采购报销问题及解决办法如下:
-
误购重复或多余的物品:若没有有效的采购审批工作流程,员工可能会为已购产品或服务付款,或订购超过需求的东西。解决办法是采用多人审批的采购协议,在电子采购软件中设置审批顺序,若已发生重复采购,可立即联系供应商纠正。
-
员工不从首选或认可的供应商处采购:在大型和快速发展的企业中常见,因缺乏集中的供应商信息数据库。解决办法是使用供应商目录可见且易于访问的系统,如 8ManageSRM,允许统一采购,节省时间和谈判能力。
-
采购超出预算(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可能是预算剩余情况与员工看到的内容存在沟通和可见性差距。解决办法是使用采购管理软件,让团队对预算有实时可见性,控制支出。
-
欺诈性的交易:可能由员工单独或与外部人员联合进行,如标高价格、收取回扣等。解决办法是训练员工发现危险信号,使用三方匹配验证付款,使用集中的采购管理系统实现采购自动化,在欺诈发生时追踪并采取行动。
-
供应商表现不佳:供应商可能无法按时交付或交付不合标准的库存。解决办法是做好应对意外的准备,使用采购管理软件更主动、更能预测采购。
不同企业采购报销流程的差异
不同企业的采购报销流程可能存在以下差异:
-
适用范围:不同企业的采购报销流程可能适用于不同的业务范围和部门。
-
请购单要素:请购单的要素可能有所不同,包括请购的部门、物品所属项目、用途、名称、数量、规格、样品、图纸或技术资料、需求时间、特殊需要备注、填写人、部门负责人、审核人、财务审核人、公司总经理等要素的具体要求和侧重点可能不同。
-
采购需求提请:采购需求的提请部门、提请流程、接收原则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例如,某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所需原材料由特定部门提请,而另一些企业可能有不同的分工。
-
询价规定:在询价对象、比价方式、议价策略等方面,不同企业可能有不同的规定和操作方式。
-
合同签订:合同正文包含的要素、签订规定等可能因企业而异。
优化采购报销流程的策略
以下是一些优化采购报销流程的策略:
-
明确职责与分工:清晰界定各部门和人员在采购报销流程中的职责,避免职责不清导致的效率低下和错误。
-
引入信息化系统:利用电子采购审批报销系统,实现流程自动化,提高审批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和纸质单据的使用。
-
加强预算管理:在采购前进行严格的预算审核,确保采购活动符合预算安排,避免超支。
-
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供应商的表现,选择优质供应商,保障采购质量和交付及时性,降低采购风险。
-
优化审批环节:简化不必要的审批步骤,同时加强关键环节的审批控制,提高审批效率和准确性。
采购报销流程中的审批环节要点
采购报销流程中的审批环节要点包括:
-
审批人员职责:审批人员应认真审查采购申请和报销单据,确认采购需求及预算的合理性。
-
审批流程规范:遵循既定的审批顺序,确保各级审批人员按规定进行审核,不得跳过或省略环节。
-
审核内容:
-
审核单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包括采购申请单、发票、收据等。
-
核对各项费用金额大小写是否与原始单据相符。
-
确认各项费用发生是否切合实际,有无虚报、多报情况。
-
检查签批手续是否齐全。
-
-
审批时间:审批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批,避免拖延影响采购报销进度。
-
审批结果处理:审批通过的单据及时流转至下一环节,未通过的单据应注明原因并退回修改。
声明:本文网友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鲸选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