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素材设计 兔展 企微or公众号,如何选择?

企微or公众号,如何选择?

2023-09-14 13:16 浏览量 浏览量:594

公众号和企微的定位不同,在功能的实现上,也不尽相同,针对每一项来结合各自的能力进行简单介绍,因为订阅号的定位和功能相对简单,所以着重对有相同点的服务号和企微进行介绍。

1. 内容和服务

服务号是企业品牌资产,可以理解为微信生态下的企业微官网,在消费者在货比三家时,习惯性地在微信一搜索,有官方号的品牌比没有官方号的品牌,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赖。

服务号一个月拥有四次推送机会,相比订阅号每日一推,可推数量大大减少,但其推送入口是在会话页面,并且有消息提醒,有着极高的点击率,同时存在的弊端是,推一次文会有大量取关。

因为和品牌整体关联,服务号推送内容上,一般为品牌/企业活动信息、新品推荐、优惠信息等等。

号如其名,服务号也承载着为用户提供品牌服务的功能,如会员服务、卡券服务、订单服务等等。但随着小程序能力的日渐完善,许多服务能通过企业的官方小程序实现,服务号更多的与小程序相关联,承担了入口的作用。

如果说服务号是作为企业/品牌的整体形象窗口,企业微信号则是将企业每一个员工作为对外触点。

用户通过企微接触到企业员工。添加客户微信为好友,员工在微信用户的通讯录和会话中都会有企业身份的展示,员工对外形象更加专业。

企微可进行的内容营销,是通过客户朋友圈和企业微信社群,但目前每天仅限发布一条朋友圈。企业微信还支持素材库以及聊天工具栏功能。企业提前准备好视频、图片、文字、语音等营销内容,员工可以直接进入素材库挑选传播,大幅提高营销内容的传播效率。

通常来说,大多数的微信公众号用来做内容和部分服务承载,通过公众号引流到个人号,个人号用来沉淀用户、加强用户间的关系、引导转化。在这个方面,服务号和企微几乎没有冲突,企微的角色相当于有官方背书、功能更强的个人微信号,可以让企业更好的服务到C端用户,进行后续的用户管理。

2. 用户管理

企微3.0的发布,揭示了企微的核心定位从OA,转变成想借助微信的用户关系链,构建SCRM能力。粉丝和公众号之间是订阅和被订阅关系,这个关系相对较弱,订阅了公众号并不意味着成为了品牌的忠实用户。

企业微信则是通过一对一的聊天,和建立社群,保持和用户之间的持续沟通,建立与用户间的强关系。企微拥有很好的社群运营能力,不仅可以更加针对性地对用户进行服务,通过更好的用户体验,提高销售转化。

公众号和企业微信都能成为企业SCRM的一部分,企业可以通过公众号+企微的玩法,全方位采集用户数据,形成精准用户画像。

例如,通过追踪用户在公众号内的行为轨迹,可以采集到用户的交互行为、阅读访问次数等兴趣,对用户进行对应打标,但无法得到跟精细的数据。在企业微信内,管理员可统一创建企业标签,由成员给客户设置标签。成员也可创建个人标签,员工可在和用户一对一的接触中,或者社群运营中,得到用户更加精细和精准的兴趣偏好、消费趋势、购买欲望等数据,为用户打标,实现精细化的用户运营管理。

公众号更适合较大用户规模的集中运营和管理,企业微信则适合面向较小用户规模,或者是较大用户规模中最核心的用户群体,通过企微,可提升服务体验、高净值客户的管理质量。

3. 内部协作工具

在3.0发布之前,企微发展的都是自己的OA能力,是一款对标钉钉的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和协同效率的工具,从“企业微信打通个人微信”这一功能的开放,企业微信开始跑入了私域流量赛道,这是其他办公软件可望而不可即的,毕竟企业微信和微信的十二亿用户之间只需要一个接口。

作为效率工具方面,这里不对企微做过多介绍,该有的都有,最亮眼的功能是“员工离职继承”,客户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但一旦有员工离职,掌握在员工个人号里的客户资源也会跟着流失。通过企业微信,管理员可将离职员工或是在职员工,已添加的好友和社群,分配给其他员工,避免了企业核心资产的流失。

企业可根据在职员工的表现决定客户分配的质量和数量,高效匹配资源、提升员工高效服务的动力。

公众号和企微微信在定位和功能实现上的不同,决定了这二者之间不会有二者选一,谁替代谁的问题,二者可以相辅相成结合,作为企业运营私域流量的工具,再结合小程序等工具,形成微信生态下的完整闭环。

 

 

Title
x
咨询留言
请填写以下信息,方便与您取得联系,已开启隐私保护

提交
x
企业认领

姓名:

电话:

验证码:

职务:

邮箱:

提交
x
图形验证码
填写图形验证码发送短信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