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的形式多样
考研复试的形式并非单一的,各大院校考研复试形式不尽相同,大体上可以分为英语测试、复试笔试和复试面试 。
英语测试包含英语听力测试、英语口语测试。英语听力测试主要考察考生对英语听力的理解能力,形式可能多样,例如听短文回答问题、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等。英语口语测试则注重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像日常生活话题的表述、专业相关内容的英语阐述等。
复试笔试一般考察专业课知识,有的院校还有专业英语笔试。专业课笔试是复试传统环节,不过目前面试在复试中占据的分值和比重逐步加大,一些院校甚至取消了笔试,代之以完全面试,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笔试的地位依然是不可撼动的。例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没有专业课面试,只有复试笔试考核。并且各大院校一般也都有规定,专业课笔试不及格,即使总分达到录取要求,也不予录取。对于专业课笔试,有些学校会考查考生的文献综述能力,一般是让考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查阅外文资料,就问题写出中文综述,借以考查搜集、查阅文献的能力等 。
复试面试是考研复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综合面试,专业课相关知识面试,综合面试里也是有英语部分的,有的学校先进行英语听力测试,然后在综合面试里顺便考察了英语口语。部分院校和专业,像医学类,还会涉及实操考察。例如在一些工科专业中,可能会要求考生进行实验操作或者展示本科期间参与的项目成果等。在面试中,导师会通过多种方式考察学生,包括提问、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等,以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英语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
考研复试包含面试环节
是的,考研复试包含面试。
考研复试主要包括自我介绍、英语笔试和面试、专业课笔试和面试、综合素质面试等 。复试面试又包含多种类型,如综合面试、专业课相关知识面试等,其中综合面试里也有英语部分,例如英语口语交流、英语问答等。有的学校先进行英语听力测试,然后在综合面试里顺便考察英语口语。
面试环节中,导师会从多方面对考生进行考察。比如,在综合素质方面,会考察考生的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考生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是否能较好地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专业课知识的面试,问题通常有本学科的前沿问题,以及导师研究领域内的问题。前者考查考生对前沿问题是否有研究,如果考生熟悉,说明考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具备研究生素质;后者考查考生对这个领域的兴趣和积累,如果不过关的话,恐怕会影响以后的学术研究。此外,面对面直接接触时,导师还会对考生的性格、兴趣、特长、思想道德素质等观察入微,最后会通过这些综合的表现,判定考生是否具有再接受培养的潜质 。
考研复试面试的重要性
考研复试面试非常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复试定成败”。
从录取规则来看,考研最后的总成绩是由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分数加权得到的。一般初试和复试的比例为6:4,有的学校五五对半开,灵活性很大。复试总分包括复试笔试、英语面试、专业面试,在很多情况下,面试在复试总分中所占比例较高,例如个别院校复试面试分占总分40%,初试占50%,那么面试100分就相当于初试400分,面试丢10分就等于初试丢40分,虽然大多数院校面试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不会这么高,但足以说明面试的重要性 。
面试是导师直接了解考生的重要途径。初试只是从客观方面考察考生的分数,而复试中的面试则需要从客观主观方面综合考察考生的能力和素质。在面试中,导师可以近距离地观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品质、在本科学科以外的社会实践、责任心、事业心、纪律感、人文素养、举止表达礼仪、抗压能力等。对于考生的专业素养,导师可以通过面试考察与考生未来研究生阶段息息相关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表达能力,一些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学术热点、行业热点及社会热点,以及考生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等。此外,面试中的英语能力部分,也能反映出考生是否具备研究生阶段阅读英文文献等的能力 。
面试过程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由于不同考生在面试中的表现差异较大,这就使得面试成绩可能出现较大的分差,从而对最终的录取结果产生重大影响。例如,有的考生可能因为在面试中表现出良好的沟通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积极的学术态度和独特的个人魅力而获得高分;相反,有的考生可能因为紧张、回答问题不清晰或者表现出对专业知识的欠缺等而得分较低。而且,在考研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特别是对于一些报考热门院校和专业的考生,初试成绩差距可能较小,复试面试的表现往往成为决定是否被录取的关键因素。
考研复试面试的流程
考研复试面试的流程一般如下:
一、面试组织 这是面试的前期准备阶段,学校或学院会安排专门的人员来组织面试工作。包括确定面试的时间、地点、参与面试的导师成员等。一般来说,参与面试的导师都是本专业的资深教师,他们在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这个阶段,工作人员会提前布置好面试场地,确保面试环境安静、整洁,设备(如桌椅、灯光等)正常运行。对于线上复试,还需要提前测试网络环境、视频设备等,以保证面试过程的顺利进行 。
二、抽签入场 考生会按照规定的时间到达面试地点,然后进行抽签确定面试的顺序。抽签的方式可以保证面试的公平性,避免人为因素对面试顺序的干扰。在抽签后,考生需要在指定的区域等待入场面试,这个过程中考生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简单回顾一下自己的复习内容,但要注意保持安静,不要影响其他考生 。
三、面试答题
- 自我介绍
- 这是面试答题的重要部分。考生需要进行中文版和英文版的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内容一般包括开场白、姓名、本科学校、本科专业、爱好、经验、为什么读研、对于读研的计划和打算等。考生要力求实事求是,并且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在介绍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流畅性、逻辑性,同时要与面试官有适当的眼神交流,不要机械地背诵,否则可能会被面试官打断 。
- 专业知识问答
- 导师会根据考生的专业情况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包括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前沿问题、导师自己研究领域内的问题等。例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考生,导师可能会问到数据结构、算法等基础知识,也可能会问到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等问题。考生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清晰、准确地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 。
- 综合素质考察问答
- 这部分问题涉及考生的综合素质,如大学阶段的学习情况及成绩、社会实践、责任心、事业心、纪律感、人文素养等方面。例如,导师可能会问考生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哪些社团活动,从这些活动中学到了什么;或者问考生如何看待学术诚信等问题。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条理地回答这些问题,展现自己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
- 英语能力考察
- 英语能力的考察也是面试答题的一部分。形式可能是英语口语问答,如让考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研究兴趣;或者是英语翻译,如给出一段专业相关的英文段落让考生进行翻译。这就要求考生在复试前要做好英语的准备,包括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积累专业英语词汇等 。
四、随机提问 在考生回答完规定的问题或者自我介绍后,导师可能会根据考生的回答内容进行随机提问。例如,如果考生在自我介绍中提到自己参加过某个科研项目,导师可能会进一步询问项目中的具体细节、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解决等问题。这种随机提问可以更深入地考察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考生需要冷静应对,尽量全面、准确地回答问题,如果遇到不了解的问题,要诚实地告知导师,并表示自己会在今后学习中关注这方面的知识 。
五、考生退场 当面试环节全部结束后,考生按照要求礼貌地退场。退场时要保持良好的仪态,例如轻轻将椅子放回原位,向导师表示感谢等。这一环节虽然简单,但也能体现考生的礼仪修养,给导师留下最后的好印象 。
六、评分考核 考生退场后,导师们会根据考生在面试中的表现进行评分考核。他们会综合考虑考生的自我介绍、答题情况、随机提问的回答、仪表仪态、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平、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因素,按照事先确定的评分标准给出相应的分数。这些分数将作为复试面试成绩的重要依据,最终与复试笔试成绩等一起加权计算出考生的复试总成绩 。
声明:本文网友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鲸选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